近年来,随着作风建设的不断深入,基层形式主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,但一些“新变种”和新形象工程的“障眼法”却悄然出现,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,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。我们必须高度警惕,坚决予以破除。基层形式主义的“新变种”表现形式多样,让人防不胜防。有的地方在工作中过度留痕,事事都要拍照、填表、签字,看似工作认真负责,实则是为了应付检查,而没有真正把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;有的地方热衷于搞“文山会海”,以会议落实会议,以文件落实文件,看似在传达上级精神,实则是在做表面文章,没有实际行动;还有的地方在考核评比中搞“一刀切”,不考虑实际情况,只看数据和材料,导致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任务而弄虚作假。新形象工程的“障眼法”更是花样翻新,危害巨大。一些地方不顾当地实际情况,盲目上马一些所谓的“标志性项目”,如豪华办公楼、大广场、大公园等,表面上是为了提升城市形象,实则是为了个人政绩,浪费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;还有一些地方在扶贫工作中搞“数字脱贫”,虚报脱贫人数和收入,让贫困群众并没有真正脱贫,严重影响了脱贫攻坚的成效。 这些基层形式主义“新变种”和新形象工程“障眼法”的出现,究其原因,主要是一些干部的政绩观出现了偏差,只注重表面功夫,而忽视了实际效果;同时,也反映出一些地方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合理,存在着形式主义的问题。 要想彻底破除这些问题,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,树立正确的政绩观。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,引导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危害,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,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、解难题上。二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,注重工作实效。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,不仅要看数据和材料,更要注重实地考察和群众评价,让那些真正干实事、有成效的干部得到认可和奖励,让那些搞形式主义的干部无处遁形。三是加强监督检查,严肃问责追责。要加大对基层形式主义和新形象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,对那些屡教不改、情节严重的干部要严肃问责追责,形成有力的震慑。
|